根據滲濾液自身特點,對目前常用以及一些新型有效的滲濾液處理工藝進行總結分析,列舉了MBR工藝、UASB和MBR組合工藝以及APO生化-PW 生物膜處理工藝三種主要處理滲濾液的物化和生物技術,分別從工藝特點、工藝流程、處理效果三方面進行了論述,以期對目前國內滲濾液處理工藝建立全面的了解 與認識。
關鍵詞:滲濾液;水質特點;處理工藝
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,由于發酵和雨水的淋濾、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濾出的污水,是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。
垃圾的成分直接影響著滲濾液的成分,此外降雨量、垃圾體內溫度、垃圾堆放時間等因素也影響滲濾液的成分,尤其是降雨量和堆放時間的影響。生活垃圾焚燒廠 滲濾液的水量變化主要受當地降水條件的影響,在冬季滲濾液的產生量較少,一般為生活垃圾量的8%~10%,夏季一般為生活垃圾量的12%~15%左右,暴 雨時高達生活垃圾量的20%~25%。
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,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置采用焚燒的形式逐漸增多,同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樣,生活垃圾焚 燒廠也面臨著垃圾滲濾液的處置問題。而焚燒廠滲濾液同填埋場滲濾液特性又存在著很多不同,所以在處置上就有一定的區別。以往的生活垃圾焚燒廠由于規模小、 滲濾液產生量較少,所以一般傾向于將滲濾液直接回噴至爐內焚燒處置,采用回噴的處置方式處理滲濾液具有基礎投資少、設施簡單、處理徹底等優點。但是隨著現 在的垃圾焚燒廠規模增大,尤其是對于新建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其處理規模一般都在1000~2000t/d,其中產生的垃圾滲濾液量較多,在這種情況下,如 果采用回噴處理滲濾液,會是很不經濟的選擇。尤其是采用循環流化床焚燒垃圾會比較明顯,隨著較多滲濾液噴入爐內焚燒處理,會出現煤耗增加、鍋爐負荷降低、 鍋爐腐蝕加快等一系列問題。單按照焚燒1噸滲濾液的能耗計算,爐內焚燒處理成本就在80元左右。鑒于此,對于大中型生活垃圾焚燒廠,一般推薦采用集中收集 處理垃圾滲濾液。
我國現在城鎮人口超過4億,年產生活垃圾超過1.5億t。衛生填埋和焚燒以及堆肥與生化處理等方法是目前我國處理垃圾的 方式。由于衛生填埋具有投資少、操作簡單等優點而成為我國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,但隨之而來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,比如由于對浸出物的處理不當而造成的二 次污染等。近年來,不少城市都開始或計劃興建大型生活垃圾焚燒廠,如上海、深圳等地。焚燒所產生的熱量不僅可以用來發電,而且可大大減少生活垃圾的量(減 少90%左右的體積),但仍有20%~30%的質量留在了灰渣當中。在我國,對灰渣的處理仍然是以填埋為主,如果全部的垃圾按照焚燒處理,最后仍會產生 3000萬~5000萬t的灰渣。如此大量的灰渣,如果加以利用,不僅會減少處理費用,更加能為社會帶來效益。
目前,由于我國垃圾焚燒廠還比較少,有關生活垃圾的焚燒技術還不是很完善,灰渣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和應用還很少。本文通過對國外灰渣的應用實例介紹和分析,說明灰渣可作為瀝青混合料骨料的一部分,當摻量在10%時,在工程性能和環境指標上都符合相關規定。
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,城市人口的密集程度加劇,城市生活垃圾的妥善處理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,與民生息息相關。對于特大型和大型城市來說,生活垃圾的處置利用尤為重要。
目前,生活垃圾減量化、無害化、資源化主要有三種方式焚燒、填埋和堆肥。由于城市的土地資源有限,填埋和堆肥方式均長期大量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,而且對 于防止滲漏的措施要求較高,密封維護成本不菲。而在有效控制煙灰和有害氣體排放的條件下,焚燒處理具有使占地面積小、垃圾減量明顯、無滲漏液污染、提供余 熱資源等特點,是合理有效的垃圾處理途徑。
然而,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殘留物——焚燒灰渣(廢渣和飛灰,其中廢渣約占總量的80%~90%)具 有潛在的二次污染問題。因此,對于焚燒殘留物的再處理必須予以重視。相比飛灰而言,廢渣中重金屬元素、可溶性鹽類及有機污染物如二惡英含量甚微,屬于一般 固體廢棄物。以上海浦東御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為例,經過灰渣分離工序后,該廠每年經垃圾焚燒產生約萬t廢渣和數千t飛灰,在將飛灰作為危險廢棄物填埋后,剩 余的大量廢渣資源化處理再利用就具有現實意義。
本文出處: RTO http://i9hx.com 蓄熱式熱氧化爐,RTO焚燒爐 轉載請注明出處.